“这款机器人将手术精度控制在1度以内,堪称接近‘完美’。”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主治医师唐浩说。今天下午,该院举办第二届医工结合科技创新大赛,唐浩作和团队成员参与研发的“基于运动学与力学个性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系统项目”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这款机器人的精度指标达到了国际最先进水平。
唐浩介绍,每年我国要完成40万至50万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假体位置不良则是造成手术失败的首要原因。“每个人的骨骼形状和结构都存在差异,站立姿态也是千差万别。我们在进行传统手术时,很难考虑所有‘细节’。”而这款机器人则是全球第一款能够参考个体运动学和力学参数的手术机器人。“也就是说,做完手术之后,假体位置的设计会特别符合每位患者的个性化需要。保证患者术后可以自由完成下蹲、跑步、坐起等动作,效果远超传统手术。”
此外,这款机器人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时能实现精准植入,其角度误差小于1度,距离误差小于1毫米。“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唐浩介绍,在传统手术中,医生靠眼、耳感知能力进行操作,精度偏差保持在5度到10度范围内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精确度不超过1度,这是远超传统经验感知能力的。”唐浩介绍,今年1月起,该项目在积水潭医院开始进行临床实验,目前已完成10例手术实践。
本次大赛共12个项目进入决赛,涉及手术机器人、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骨科高值耗材等领域,充分展示了积水潭医院近期具有转化前景的科研成果。北京积水潭医院还与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骨科手术机器人”成果转化协议。协议包括专利转让、建立智慧骨科研究基金及共建联合实验室,总转化额达到1.023亿元。
本文转载自北京日报,记者孙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