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由医疗创投服务平台——青松会举办的标杆企业参访,带领青松医创营学员、青松会员及医疗创投界人士走进北京天智航,参观并了解这家手术机器人企业的成功秘诀。5个月前的7月7日,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智航,688277.SH)在科创板上市,成为首家登陆科创板的医疗机器人企业。
产学研医协同发展
当年,从做B超设备毅然转到完全处于产业空白的医疗机器人领域,天智航创始人张送根是凭着极大的兴趣和对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痴迷,这种热爱让他坚持了15年之久。
2001年,北航机器人研究所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一同开展了临床合作,研发出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原理样机,2004年首次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做了临床试验,这是国内首个骨科手术机器人临床试验、第一个骨科机器人的应用。2005年,张送根有机会接触到这个项目,并希望能把这个科技成果转变成一个产品。于是在同年10月,天智航成立。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产学研医协同发展的案例。15年的坚持,也让这种创新“智”造获得了国家乃至全球的认可。2018年11月,在首届中国进博会上,天智航旗下产品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与大飞机、超级计算机、高铁、珠港澳大桥、讯飞翻译机一起入选国家馆,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
熬过十年才迎来商业拐点
2010年是天智航的重大转折点。这一年,天智航顺利拿到首个国产医疗器械CFDA注册许可证。张送根认为,医疗机器人产业化要经历大致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拿“证”,要成为一个可以合法上市的合规性产品,大致需要三到五年;第二阶段是产品出来后的市场培育期,医生认识并接受需要两到三年;第三阶段进入规模化周期,还需要让更多的医生和病人认可并放心使用。
“一个医疗机器人产业化需要企业熬过十年左右,然后才出现拐点。”在张送根看来,美国达芬奇机器人的发展轨迹从侧面佐证了这一判断。
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发展进程为例,1990年公司创办、2000年机器人产品批准上市、2004年实现盈利,历经15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才最终进入公众视野,走到医生身边。可见,研发和市场培育周期长,门槛较高已成为医疗机器人行业主要的产业特征。
为医疗机器人初创企业提供智慧支持
一个好想法的出现,需要医工结合,研发创造出有医疗价值的具体成果后,再走向市场,成为可以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的商品。这条路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在开始前,如果就有方向上的指引,好想法才能大概率地被“孕育”成功。
鉴于多年的创业经验,天智航在2017年12月牵头搭建了“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希望为更多医疗机器人初创企业提供“智慧”支持。
经过三年的发展,创新中心至今已孵化了约29个项目,有的项目已很成熟,形成了一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智能机械臂、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单孔腔镜机器人、放疗机器人和冠脉血流储备分数计算软件等。
一般来说,医疗机器人团队在研发过程中需要配置基础平台,如专业的测试设备,而搭建一些特殊的实验室成本较高,这对于初创团队来说极为困难。于是,天智航将这类团队聚集到一起,让他们能够共用基础研发设备。因此,相比一般的孵化器共用空间,该创新中心成为了一个共性的研究平台。此外,天智航还扮演着创新项目的“智库”角色。作为投资性平台,创新中心本身的投资职能也能为入驻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从跟跑迈向领跑,天智航在高难骨科手术自动导航技术上的成功,让国内医疗机器人行业的创业者备受鼓舞。在天智航与青松会学员进行的充分交流中,一家医疗机器人龙头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对医疗健康的真实理解逐渐融入在思想碰撞的“火花”里,影响着更多人对于创新、商业化的深入思考。
青松会是专注于医健行业的创投服务平台,由国内医疗一线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医疗前沿科技专家、医疗企业家共同发起,平台聚集了医健行业Top50投资机构合伙人,为企业提供覆盖天使、VC、PE和券商等全生命周期的资本金融服务。为医疗健康企业家、投资人、政府提供医疗产业核心资源整合与匹配,项目投资孵化,项目招商落地等服务,为政府提供“资金+产业运营+龙头创新项目”一揽子医疗产业项目落地服务。
转至:健康界